拾菌子

    日期:2016-07-13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李绍德点击:70449 发表于云南字号: 手机:

    扫描微阅读

    孙女喜爱到房背后树林里拾菌子,以前我经常带他们去,去几次,收效甚微,就没了兴趣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慢慢习惯早起,有时候,觉得去树林走一趟也没什么不可以,不管有没有收获,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也好。慢慢也就偶尔跟着去一次。

    这个星期日早上,两个孙女也放假回来,六点钟乡邻就一路聒噪着经过窗边,是要去捡菌了,我们也闻风而动。

    树林不远,三十多分钟就到了,这片树林是25年前我们带领群众,投工投劳,种植的云南松、华山松、水冬瓜和杂木树,不知不觉中,现在却成了茫茫林海,成为方圆几十里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。初进林子觉得挺安静的,进到林子里,却发现一拨一拨的全是人,他们右手拿着一把镰刀,左手提着一个提篮,眼光顺着松树根部巡视,有所发现的时候就用镰刀把厚厚的松针拨拉一下,确认下边有没有菌子。一旦在一棵松树根部发现了一朵菌子,就要围绕着松树转上一周,把周围都拨拉一下,一般还能发现同类的几朵菌子。

    村子虽然不邻近集镇,但乡村水泥路开通后,车来人往,村子里、公路边随处可见收购菌子的商贩。经济条件蛮好,大家劳作之余流行上山捡菌,很多是天不亮就来了。附近也只有这一片树林,这片林子里长的菌子从未听说有人吃了中毒,所以大家都爱来这里。我们进到林子的时候,一路看到成熟得过分的菌子被弃之不要,另有一种叫胭脂菌的,一种叫石灰菌的,也被弃之不要。空气中飘荡着一股松针的清香味,枝头不时有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在鸣叫;一对喜鹊也许因为被惊扰,一直在窜上窜下厉声尖叫像是警告不要靠近;灌木丛中有什么东西一蹦就过去了,定睛一看,却看到一只野兔圆圆的屁股还未全部躲进去;随处可见的,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动物留下的粪便和很多野鸡的羽毛。

    不时听见乡邻们喜悦的声音:“好大一朵青头菌!”“这羊眼睛,好嫩!”“没想到这两天就有黄罗伞了!”“这两天都长好菌子!”我们捡菌没经验,只图上山转转,但也听得焦急,赶紧四下寻找,但总也寻不见好菌子的踪迹。这树林里专长各色杂菌子,不过杂菌子有杂菌子的风味,洗净用大蒜青椒一炒,清香、硬脆、爽滑,各色各味,口感丰富,或许是因为食材新鲜吧,我总觉得上街单买一个品种的菌子炒出来没这么好吃。上山一趟,总不会空手而归的,有时候吃不完,还能炸干存放。

    走遍了整座山,两个钟头时间转眼过去了,别人篮子里都是一篮或半篮,我们的只有十多朵,刚把篮子底盖住,今晨的收获看来也就这么些了,估计加上辣椒佐料也能炒上一小碗,收工吧。

    走出树林,一路上庄稼地里瓜果累累,苹果、桃子、李子、梨子,全都能吃了,在乡下,口渴了摘两个吃是没关系的,肚子走饿了,我们也就顺道尝尝各家的品种、各家的味道。一日之际在于晨,捡菌子回来同行的乡邻也要下地找找一天的食材,地里白菜、茄子、辣椒、葱、豆、瓜样样青葱可爱,热情地找了好多菜给前来找菌的城里人,他们口头虽然客气,双手却是诚实地伸过去接了。

    城里生活有城里生活的便捷,田园生活有田园生活的乐趣,有一个好的心态,就能过上随遇而安的惬意生活。

     

    名称:电话:
    共1条评论

    已关闭

    共1条评论

    留言:匿名发表时间:2016-07-20 15:59:00
    几十年没有拾过菌子了,真怀念啊!